今日影评 | M指数:大档期长尾效应,越长越好吗?

好莱坞大片为何不香了?收起
绝地黑号网专稿 据M大数据统计,上周共上映13部影片,大盘数据显示,在过去的一周里,全国院线放映总场次达251万场,周票房达2.62亿元,观影人次约719万人次。
【一周M指数榜单】
M指数-市场指数TOP3
第一名:《浪浪人生》
第二名: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
第三名:《刺杀小说家2》
M指数-口碑指数TOP3
第一名:《南京照相馆》
第二名:《窗外是蓝星》
第三名:《浪浪山小妖怪》
M指数-传播指数TOP3
第一名:《浪浪人生》
第二名:《一战再战》
第三名: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
【一周M数据观察】
本周上映新片数量超10部,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当属两部好莱坞电影——《创·战神》与《一战再战》。尽管二者前期热度较高,日排片占比与票房占比均超过13%,但上映后市场表现却双双遇冷。
作为迪士尼耗资1.8亿美元打造的科幻续作,《创·战神》的票房成绩遭遇“滑铁卢”:上映首日仅收获549万元票房,剧情苍白、角色空洞成为观众集中批评的痛点,即使影片将特效片段作为核心卖点在短视频平台传播,也未能有效转化为实际观影动力。
另一部好莱坞电影《一战再战》则陷入小众类型片的“市场失语”,影片凭借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、西恩·潘等知名演员以及北美上映后的高口碑,在本周的M指数传播指数位列第二,其中用户倾向指数排名第一。
但是,电影上映首日却仅收获524万元的票房,场均观影人数比《创·战神》还少0.3人。影片改编自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,以黑色幽默解构美国政治生态,而“看不懂”却成为不少国内观众的反馈;另一方面,150分钟的片长难以适配影院高密度排片需求,进一步压缩排片空间,最终陷入“高口碑、零讨论”的尴尬处境。
而本周新上的国产电影以中小成本剧情片为主,题材多元,既有讲述“回乡创业”故事的乡村振兴题材《小山河》、首部聚焦援青题材的《靠近我看见你》,也有武侠片《醉刀客》、文旅融合主题《放下手机》、革命题材《火种》,以及纪录片《成为大师》《独角龙的春天》等。
其中,《小山河》的传播表现尤为亮眼,自10月13日举办首映礼并发布终极预告后,影片在抖音、微博等社交平台多次登上热搜,“陈昊宇真的被吴彦姝养得很好”的话题更一度跻身微博热搜前列,凭借角色间细腻的温情互动引发讨论。不过,本周上映的新片以中小成本剧情片、艺术片为主,受众覆盖面较窄,对整体票房的拉动能力相对有限。
本周的电影市场的表现整体随着国庆档后热度逐步回落,市场缺乏足以拉动大盘的强势票房爆款。但是,国庆档影片的长尾效应在本周进一步凸显:温情喜剧《浪浪人生》票房逆势反超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《刺杀小说家2》两部头部大片,登顶本周票房榜榜首。
然而长尾效应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:一方面,它为优质档期影片延长了生命周期,使其持续获得稳定的排片与票房空间,印证了“好口碑即长效竞争力”;另一方面,也对新上映的中小成本电影形成明显的排片挤压,部分小众新片因缺乏热度与票房号召力,排片占比被进一步压缩,间接抬高了市场竞争中的“观影门槛”。
【一周M数据评析】
本周我们邀请到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孙俨斌,进一步评析档期的“长尾效应”多长才合适?
通过本周M数据可以看出:国庆档电影长尾依旧,新片量大却不管饱。
尽管本周上映新片超10部,但大片没能制造出大声量,小众影片也没能跳出个黑马来。本周六新片累计排片占比和票房占比均为32.2%。周日排片数据下降到24%,票房占比下降到21%。
而相较之下,国庆档电影在上映20天左右之后,依旧拿下了58.4%的排片,贡献票房超61%,持续延续了大片的长尾市场热度。
因此我们不禁要问,大档期的长尾到底要多长才合适?
我们对比了十年前的数据——回到十年前的今天,同样是国庆档期后的第二个周六,当天欣赏影片有好莱坞大片《蚁人》、法国奇幻动画《小王子》、国产恐怖惊悚片《笔仙魔咒》、犯罪悬疑片《心迷宫》,以及纪录片《喜马拉雅天梯》等,8部新片累计排片占比62.9%、票房占比65.6%。
其实,从今年春节档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爆火开始,影片扎堆大档期的问题愈发凸显。无论是从排片还是票房表现,周末档上映的进口片和国产片几乎沦为市场的“小透明”,没能再现像《好东西》《周处除三害》《无名之辈》《扬名立万》等能撑起日常档期的好电影。
尤其在9月,大档期挤压周末档市场等现象较为突出,甚至出现了影院95%以上的碾压式排片。长远看来会在供需两方面带来不良影响:一是优秀中小成本国产电影不敢定档周末档,比如本周由舒淇主演的新片《寻她》在公映仅三小时候后,因排片占比1.2%,匆忙撤档。
另一方面,也造成爱看电影的观众日常无片可看的尴尬境地,损伤了日常观影习惯,损害了电影行业生态。
尽管营销、上座率和市场预期决定档期和排片这是市场原则,本无可厚非。但正如面对小孩子的“偏食”问题,家长为了孩子营养摄入均衡,会选择引导而非一味迎合一样,无论是电影产业链上游片方和发行方的档期选择,还是下游影院的排片,为了电影供给的营养均衡、荤素搭配,在迎合观众的同时,还要注重引导。
观众的常态化观影习惯的养成靠的是周末档期的有效供给,让更多佳片重归周末档,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。
【本周好片推荐】
本周推荐新片:《胡阿姨的花园》
纪录电影《胡阿姨的花园》,是导演用近十年时光,在重庆十八梯的烟火与变迁里,编织的一段温柔记事。
镜头追随着胡阿姨的身影——看她如何从生活的褶皱里拾起废弃物件,如何在生活的逼仄角落里搭起一方花园;她靠着微薄的营生撑起家,用花香与暖意,包裹着患病的儿子,也慰藉着每一个暂居于此的困顿灵魂。
十八梯的拆迁变化、母子间的细碎日常、废墟之上倔强生长的绿意等等等等,都让观众看见时代洪流下,普通人的坚韧与乐观。当生活的风掠过屋檐,总有人会把尘埃当作土壤,把平凡的日子,种成满庭芬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