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档最大黑马!《浪浪山小妖怪》藏着千亿级市场
绝地黑号网专稿 2025年暑期档已经逐渐进入尾声,目前总票房累计已超112亿元。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暑期档影片整体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。对比过去十年的同期作品,多部电影在豆瓣平台获得了8分以上的成绩,可谓创下了“近十年口碑最佳的暑期档”。
惊喜与奇迹还不止于此。
今年国产动画电影继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之后愈战愈勇,就连原本相对低迷的国产二维动画电影市场,也接连涌现出《罗小黑战记2》和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两部爆款。
尤其是作为《中国奇谭》首部衍生动画电影的《浪浪山小妖怪》,以名著《西游记》为创作蓝本,融入当代打工人的视角,以全新的精神面貌重塑了这一经典故事。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目前票房突破13亿元,成为首部票房破10亿元的二维动画电影,位居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第八名。专业平台预测其票房有望突破16亿元,超过《疯狂动物城》,向影史第五的位置迈进。
这些电影的影响力从大银幕延伸至现实生活:不少人的桌上摆上了“罗小黑”手办,书包上挂起了“浪浪山”挂件。很多人春节后购买的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预售周边,也在今年夏天陆续发货,再度带动了一波热度。
电影周边持续大卖,“缺货”一度成为线上线下的常态。不同样式的周边产品带动了整个电影市场,撬动了千亿级的新赛道,实现电影效应的多维度破圈,真正将“电影+”概念具象化。
01
观众小韩在朋友的推荐下,在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上映第二周才去观看了电影。看完后,她立刻喜欢上了片中的四个小妖怪,随即上网搜索各类周边,却发现很多产品仍处于预售状态,最快也要到8月底才能发货。
巧合的是,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IP联名快闪店的信息,便趁周末前去体验。实体店虽有各种款式的现货,但小韩最想要的“黄鼠狼”挂件已经售罄。她甚至为此跑了好几家品牌店,发现这一形象的挂件均已销售一空。
小韩并不感到意外——早在半年前,她也是为“哪吒”公仔激情下单的观众之一。像小韩这样的消费者,已逐渐成为主流观众的代表。据官方数据显示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上映当天,周边销售额就突破700万元。
在周边衍生品市场更有经验的“罗小黑”表现更为突出。据统计,该IP在北京朝阳公园旗舰快闪店10天内总体客流量超过15万人。
除了周边手办的开发,这些影片在IP联名方面也下足了功夫。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与超过30家品牌达成IP联名和授权合作,推出了超800种周边产品。尤其与某咖啡品牌的联名活动,从联名系列饮品到套餐附赠周边,几乎全面覆盖了部分观众的需求。不少城市的相关限量周边套餐在上线5小时内就售罄,联名系列饮品3天销量突破500万杯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该咖啡品牌在暑期档之前也曾与电影《长安的荔枝》进行联名合作,推出联名饮品和套餐周边。《长安的荔枝》还与其他品牌合作推出了“荔枝”毛绒公仔,演员们在路演过程中将其作为装饰,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销量。
不论是动画电影还是真人电影,我们都能从这些IP联名和授权布局中,看到电影IP自身强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号召力。
02
IP联名和授权对电影的价值延伸意义非凡。
电影《长安的荔枝》路演时,导演大鹏在回应影片是否回本的问题时就提到,影片与许多品牌进行了联名合作,这些合作都为电影带来了收入。
这一现象在《哪吒2》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。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2月底,《哪吒2》官方授权衍生品成交额已突破4亿元。而此前《哪吒1》的衍生品销售额超1800万元,已经刷新了当时国内电影衍生品的销售纪录。
该系列IP衍生品的火爆,与整个产业链的提前布局密不可分。不管是年初的《哪吒2》还是年中的《浪浪山小妖怪》,都在创作初期就启动了一系列衍生开发。
例如《哪吒2》在筹拍阶段,片方就开始了版权登记工作,将剧本、角色形象、场景设计等核心资产纳入保护范围。不仅如此,背后的公司自2018年起就对影片进行相关著作权登记,至今已有近700件著作权登记作品。
这种版权登记前置的策略,为电影及后续衍生品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。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更是如此。从创作阶段开始,上影集团旗下专注IP运营的上影元公司就已经着手衍生品的布局和联名合作。而且我们可以看到,这一系列的联名和周边衍生并非简单复刻,而是经过精心设计、更符合当代生活美学的产品。
仅是毛绒玩具一类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就设计了“取经前”和“取经后”不同形象,甚至部分尺寸的毛绒周边还提供两套衣服供换装,为消费者带来更沉浸的体验。
相较于《浪浪山小妖怪》《哪吒2》这类IP的孵化,《罗小黑战记》《非人哉》这类从番剧衍生的IP,在衍生品市场上显得更加成熟。
这类IP真正实现了长线运营,甚至衍生周边产品早于电影本身问世,实现了IP全业态覆盖。它们不再只是简单的毛绒玩具或周期性产品,而是真正实现了“谷子经济”(即二次元文化周边经济)的影响力。
毋庸置疑,健康的衍生品生态能为IP本身增值,延续其生命力。尤其对于系列电影IP或IP宇宙的开发,能够为全工业体系注入活力,促进“电影+”经济的持续发展。
正如上影集团董事长王隽所言,电影在上映一段时间后,其票房收益存在“天花板”,而作为延伸产品的价值却是无限的。基于内容IP的授权与产品开发,是一条更长远的发展之路。
03
我们还注意到,随着近年来“电影+”价值的不断提升,除了自身衍生品之外,不少电影开展了更多强互动合作。
“票根经济”正凸显其价值——凭借电影票,观众可在观影后的餐饮、购物、旅游等多种消费场景中享受优惠,使电影票成为连接不同消费场景的纽带。
可见,“一部爆款电影的溢出效应远大于电影本身。”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就在上海著名商圈推出了电影主题餐厅,《聊斋:兰若寺》也与线下文旅活动联动,观众可凭票在淄博聊斋城享受优惠。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中不少场景复刻了山西风光,许多观众在观影后跟随电影镜头打卡山西实地,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完美互动闭环。
在当下社会中,越来越多观众从电影中获得情感共鸣。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中黄鼠狼取经前后的变化,似乎戳中了身为打工人的观众,使这一配角形象成为热销产品。
在情感消费主导的当下,“电影+”正将这种情绪以更积极的方式释放,让观众从中获得数倍的体验,也将电影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实体经济,带动更多价值衍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