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京照相馆》登顶暑期档冠军,它做对了什么?
绝地黑号网专稿 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票房破7亿,暂居暑期档票房冠军。业内对其预测票房稳定上调至37亿,该片后劲十足。
本周虽有9部新片上映,但仅有《浪浪山小妖怪》《猫和老鼠:星盘奇缘》两部动画电影热度较高。这一现状或能为《南京照相馆》后续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。
与此同时,暑期档热度再创新高。《戏台》《长安的荔枝》等影片的预测总票房同样出现一定幅度上涨。
这些影片的后劲得益于映后高口碑的传播,以及映前点映的加持。
继3年前《八角笼中》《孤注一掷》等暑期档影片借助点映创造市场奇迹之后,点映早已成为这个档期的常态。但如何选择点映影片及制定点映策略,背后都是一门学问。
行业内有个共识:点映是把双刃剑——在赢得市场热度的同时,如何确保口碑的正面发酵?或许这个暑期档里,这些影片在新的玩法中找到了最优解。
1
《南京照相馆》可以说是2025年暑期档中将点映化为东风、助力影片票房的典型案例之一。
仅凭点映,该片累积票房就达9794.8万元,暂居2025年暑期档点映票房首位。但在复盘《南京照相馆》点映成功经验之前,我们可以先简要回顾该片的发行策略。
影片最初定档于8月2日。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同题材电影《东极岛》则于8月8日上映,两者原本仅相差一周。
但在7月14日,影片官宣提档至7月25日,并于7月19日-20日开启首轮点映。这一调整很大程度上源于同期其他影片的档期变动。
一方面,原本定档7月25日的《长安的荔枝》和《你行!你上!》先后提档一周,彼时该档期便留有较大的档期空间;另一方面,新片《超人》《聊斋:兰若寺》票房表现不及预期,为后续影片释放了更多空间。
虽然是同一发行班底,《南京照相馆》的点映并未复制当年《孤注一掷》的发行模式以求一鸣惊人,而是采取长线策略,稳扎稳打,让影片口碑得以更深层次发酵。
该片首轮点映直接在全国范围内于14点至21点进行。首日以5.9%的排片拿到了11.5%的上座率,次日数据均小幅上涨,点映累计票房超3230万。
这一成绩对比《长安的荔枝》并不算出众——后者首轮点映仅选择部分城市的IMAX/CINITY特效厅进行,在两天均0.3%排片的情况下,拿下了1373万的票房成绩。
据业内相关人员透露,《南京照相馆》前期并未投入过多票补。尤其对于这部取材自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作品,在这个特殊节点,更需要通过前期口碑吸引观众入场。
这一策略在口碑方面得到验证:影片以9.7分拿下2025年双平台点映最高分。
借助这一口碑优势,影片自7月21日起又进行了为期5天的二轮点映。口碑的持续发酵以及题材的情感冲击力,很快带动票房持续上涨。以优质内容为基础,影片能以最快速度触及观众真实情感共鸣,有效带动票房转化。
2
点映往往给电影带来的最大认知错位在于口碑。
影片为何进行点映?
答案很简单:制片方对影片足够有信心。但“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跳出业内创作者的视角,影片能否在观众圈层获得广泛认可呢?
尤其在当下市场,以猫眼或淘票票为核心宣发平台的影片,往往能在对应购票平台获得更高的票补支持,从而在点映期间获得该平台的开分。
小红书、微博等其他平台常会流出影片的观感评价。特别是小红书,它不依赖评分体系,更多依靠博主或普通观众的第一观感分享,甚至通过评论区的互动,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用户的观影意愿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影片的口碑舆论。
不少片方颇为重视的豆瓣,往往在影片未正式公映前通常不收录口碑评分。近期随着大规模点映影片增多,豆瓣开分速度也随之加快。
《长安的荔枝》《你行!你上!》《戏台》《南京照相馆》等经历大规模点映的影片,均在上映首日当晚亮出豆瓣评分。虽然这种速度让不少宣传人员私下直呼措手不及,但高分第一时间会被片方用作口碑营销的武器,为后续发酵提供充足底气。
除了电影的前期攒力之外,2025年暑期档前期不少影片依赖于映后热度的积累。
电影《恶意》在上映第10天才超过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《F1:狂飙飞车》等影片,登顶单日票房冠军;动画电影《聊斋:兰若寺》则是在上映第4天后,单日票房持续逆跌,并连续三天拿下单日票房冠军。
可见,点映过程中的口碑积累于影片热度多么重要。
相较于《恶意》和《聊斋:兰若寺》,《南京照相馆》和《戏台》更是最直接的受益者。尤其是《戏台》,不管是题材和卡司阵容都不算主流市场偏爱的题材,完全通过点映以及映后口碑,慢慢走出了自己的花路。
如果影片在没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映,则会引起反作用。
《人生会议》的点映热度不佳,发行方更是一度选择改档,但临时又恢复档期,这一令影院和观众无措的举动,也让影片情况不尽理想。
如果说《人生会议》的迷惑操作,而导致映后排片无力。那么《无名之辈:否极泰来》则是完全在点映过程中,没有把控影片的口碑管理,导致这个前期有较高热度的IP,在映后口碑迅速崩盘,最终票房远不及预期。
3
就7月和观众见面的影片来看,点映或已经成为电影在这个档期宣发的一大抓手,只是如何利用好这个抓手,将点映的价值发挥到最大,是片方应该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里调整和思考的。
过去点映往往是国产电影,但2025年暑假不少好莱坞电影同样进行点映。
只是这些影片的点映范围多有限定,电影《F1:狂飙飞车》的点映则以特效厅为主,但恰恰如此,也在口碑发酵上,放大了影片自身的优势。
可见,影片不应该为点映而点映。
譬如8月16日上映的《捕风追影》,就将在本周末进行首轮点映,但点映城市范围仅在上海、深圳和广州三座城市,或是根据影片的受众进行选择。
发行制定适合影片的点映策略,宣传则根据点映表现进行适当的口碑引导,让宣与发真正形成平衡,助力影片找到真正的受众。期待暑期档影片在接下来的8月,越战越勇,用最适配自己的宣发方案,助力市场热度持续升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