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线上新 | 《窗外是蓝星》:他们把星光揉进人间
电影资讯
2025年9月29日
1905电影网专稿 当银幕映出中国空间站舷窗里的蔚蓝地球,许多观众忽然红了眼眶——那是人类文明在宇宙里的微光,也是中国人用勇气与智慧,为“星辰大海”写下的最动人注脚。
绝地黑号网专稿 当银幕映出中国空间站舷窗里的蔚蓝地球,许多观众忽然红了眼眶——那是人类文明在宇宙里的微光,也是中国人用勇气与智慧,为“星辰大海”写下的最动人注脚。
本期《院线上新》,我们邀你走进《窗外是蓝星》的太空叙事,听导演朱翌冉讲幕后那些藏着热血与热泪的故事,看航天员如何在400公里高空,为我们拍下这颗星球最珍贵的模样。
“2021年知道‘天和’核心舱要发射时,我们突然萌生了念头:能不能让航天人在太空拍电影?”
朱翌冉的话里藏着最初的兴奋,可兴奋过后是清醒的认知——他们是影视工作者,面对的却是万无一失的载人航天工程,“当时觉得,人家可能根本不会同意”。可没想到,一场会议后,这个“大胆想法”竟成了现实,翟志刚、王亚平、叶光富带着摄影机,踏上了183天的太空旅程。
太空拍摄的难,远超想象。每90分钟一次的昼夜交替,让航天员常常“拍着拍着天就黑了”,为找一个完美角度,只能一遍遍地等、一遍遍地试;失重环境下,连掌心托举摄影机都要重新适应;更别提40多张素材卡的“生死考验”——这些承载着8K画面的卡片,要和3位航天员一起,穿越“黑障区”、经历剧烈震动,才能带回地球。
为了让画面更清晰,团队专门做了技术研发,本期《院线上新》中也会一一揭秘。
航天员们既是拍摄者,也是故事的主角——他们在太空中贴春联、煮饺子,王亚平对着镜头分享太空课堂,翟志刚出舱时那句“感觉良好”,都让遥远的太空多了烟火气。
在《窗外是蓝星》中,观众能深刻地感受到——我们都是这颗蓝色星球的游子,却敢用渺小的身躯,去触碰宇宙的浩瀚。
本期《院线上新》,不仅有电影《窗外是蓝星》里震撼的太空片段、珍贵的幕后花絮,更有朱翌冉导演的独家访谈,带你走进一场“太空拍摄”的热血征程。如果你也曾仰望星空,好奇“中国人在太空的日子”,不妨打开这期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