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震耳欲聋》曝特辑 国际聋人日为无声群体发声

《震耳欲聋》发布听见“无声”特辑 国际聋人日为无声群体发声收起
绝地黑号网讯 9月28日(今日),是国际聋人日,电影《震耳欲聋》发布了听见“无声”特辑。特辑首次披露了影片主创团队深入聋人群体调研、采风的幕后过程。特辑展现了影片对聋人群体的真诚关注,更呼吁社会打破信息壁垒,真正“听见”聋人群体的“声音”。
特辑开头,导演万力坦言:“《震耳欲聋》是我第一部电影作品,这个故事取材于真实的一些事件。”“当时看到张琪律师他跟聋人的那种交流是特别打动我。”据悉,影片部分取材自CODA律师张琪的真实从业经历,讲述了他为聋人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的动人故事。为了真实呈现聋人群体的生活状态,主创团队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。
导演万力带领团队与张琪律师一起前往律所采风,深入法院、聋人家庭和工作场所实地取材。导演表示:“在整个创作过程中,我们做了很多采访和调研,希望能把一个真实的现实困境和它背后的肌理讲清楚。”
领衔主演檀健次在特辑中分享了他为角色所做的准备:“因为李淇是位CODA,所以我去学习了手语,阅读资料,体验聋人的生活环境。”开拍前,他专门前往一家聋人咖啡馆,与聋人员工相处了一整天。“他们给自己写歌,他们是有梦想的。他们说,很希望写的歌能被更多人听见。”这一场景完美诠释了特辑的主题——“无声”同样可以响亮。
特辑直面指出大众对聋人的普遍误解,同时也揭示了聋人群体面临的特殊困境——更容易成为诈骗目标。张琪律师解释:“聋人听不见的,他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。”这种真诚反而使得他们更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。演员潘斌龙也对自己饰演老马这个角色感慨道:“他其实明知道有可能是被骗,他也抱着一丝侥幸去买这个理财,就是不想孤独地死去,这个确实是挺疼的一个事儿。”
特辑中,所有主创和工作人员用聋人的方式为聋人群演鼓掌的画面,以及导演混入人群,与聋人一起随音乐起舞的场景,都传递出平等、包容的价值观,完美诠释了国际聋人日的精神内涵。选择在国际聋人日发布这支特辑,体现了制作团队的社会责任感。导演万力在特辑结尾表达了美好愿景:“我们希望观众在看到影片的时候,不是感叹他们很不容易,而是感受到一种‘听见’的力量,这样世界就会变得更好。”
导演万力在《震耳欲聋》济南首站路演活动谈及创作初衷,导演表示:“虽然我是新人导演,但希望讲述一个立足现实、具有社会意义的故事。聋人反诈题材不仅具有戏剧张力,更能让观众看到CODA律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使命与温度。”路演尾声,主创团队还向观众赠送了由听障员工亲手制作的“天使饼干”,希望曾经被忽视、轻视的听障人士,都能被天使般的爱包围。